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广州开幕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地震局已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肃定西、兰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编辑:李润泽】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地震局已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肃定西、兰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编辑:李润泽】
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10月1日起,互联网平台企业将首次正式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目前,税务部门和各大互联网平台围绕涉税信息首次报送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按国家现行相关法规,平台企业有提醒平台内经营者依法登记的义务,平台内经营者也有在其网店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信息的义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说。 黄立新表示,这能督促平台内经营者依法履行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以及“亮证经营”义务,促进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合规经营,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具有虚拟化、跨区域化和分散化的特征。根据相关规定,同一经营者在同一平台或者不同平台开设多家网店的,需将各网店交易额合并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如实汇总在各平台及线下其他渠道取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按规定时限完成纳税申报,不得通过违规分拆收入偷逃税款。若未如实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将有效遏制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虚开发票、不开发票、隐瞒收入等行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平台企业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后,税务机关可利用这些信息与平台内经营者申报信息进行比对,识别不实申报的风险,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从近年来税务部门查处的多个案件看,有个别不法分子成立假平台、利用平台开展假业务,从事虚开发票、偷逃税等违法活动,骗取地方政府财政返还,进一步加剧“内卷式”竞争,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小强表示,《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落地后,平台企业需常态化报送涉税信息,这能促进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的显性化,从源头防范上述违法行为,将有助于促进线上线下税负公平,遏制违规招商引资行为。(新华社 记者刘开雄) 【编辑:梁异】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女性重点关注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男性35岁以后,每1至2年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50岁以上人群 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关于体检的误区 你“踩雷”了吗?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周一思:不对。不是说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说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比如说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所以说在体检过程当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行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闫涛:不行,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或者说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早发现,及时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是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是去体检而是去就医了。所以体检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维护的一个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对吗? 闫涛:不对,体检报告拿到手里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一,先要仔细阅读体检报告中对于诊断或者阳性结果的描述或者建议干预措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重大的异常结果,一定要及时地去专科医生那里寻求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意见。 【编辑:刘欢】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记者从陇西县了解到,有房屋倒塌,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已赶往现场。 (总台记者 王妍 邢博)--> 【编辑:李润泽】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女性重点关注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男性35岁以后,每1至2年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50岁以上人群 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关于体检的误区 你“踩雷”了吗?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周一思:不对。不是说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说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比如说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所以说在体检过程当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行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闫涛:不行,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或者说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早发现,及时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是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是去体检而是去就医了。所以体检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维护的一个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对吗? 闫涛:不对,体检报告拿到手里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一,先要仔细阅读体检报告中对于诊断或者阳性结果的描述或者建议干预措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重大的异常结果,一定要及时地去专科医生那里寻求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意见。 【编辑:刘欢】
“窗帘行动”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老年人体检,送温暖。乔丽婷 摄 中新网晋中9月26日电 题:山西祁县:一盏灯里的烟火“暖巢” 作者 高雨晴 杨杰英 晚上9时30分,山西祁县昭馀古城,夜色早已漫过街巷,“古城管家”王果林却熟练地披上外套出了门。看隔壁金莲老人是否已关好灯、安稳躺下,早已成为他每天雷打不动的“牵挂”。 金莲老人已是八旬高龄,儿女常年在外地打拼,家里还有位行动不便的老伴需要她照顾,而祁县城区古城社区工作人员王果林,就成了老两口生活里最靠谱的“靠山”。 清晨见面时,王果林会陪老人唠几句家常解闷;老人要买面、扛油,只需隔着院墙喊一声,他转眼就会把东西送进门;就连老伴换了新药,金莲老人都会第一时间把用法用量告诉王果林。 这盏每晚被王果林记挂着的灯,亮的是寻常夜色里的微光,暖的却是“空巢”老人心里最软的角落,让冷清的屋子,成了满是烟火气的“暖巢”。 今年,山西省红十字会联合10家单位在全省开展“博爱在晋·窗帘行动”关爱特需老人志愿服务试点工作,祁县城区古城社区是首批试点的34个社区之一。“古城管家”与当地一小区工程负责人签订协议。乔丽婷 摄 古城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辖区总面积约197万平方米,下辖35个小区,常住人口2468户、5967人。这里老房子多、老旧小区多、困境人群多,成为古城社区业态多样背后的治理难点。 近年来,依托昭馀古城千年历史文脉,融合晋商精神、民俗传承与市井文化基因,古城社区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构建“三有阵地”培根、“两堂八坊”筑基、“古城云集”塑魂的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古城云集”治理品牌。先后荣获“晋中市文明社区”“晋中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2024年晋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法润堂”公益律师为居民答疑解惑;“议事坊”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乡贤坊”里的“古城管家”,发挥“熟人”优势,调解邻里矛盾80余件;“公益坊”“志愿青春·益祁来”累计为5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该社区以“创新+实践”模式,依托“两堂八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参与”助推志愿服务“亮点出圈”。古城社区实习社工为孩子们开发童伴坊课件。乔丽婷 摄 “古城的居民结构与街区形态,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地方发展史。”在古城社区党委书记郭凤玲看来,在古城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中,“党建红”+“志愿红”成为核心亮点,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郭凤玲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以“人”为核心,以“文”为灵魂,以“治”为路径,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同频共振,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的治理浪潮中,既留住历史韵味,又焕发蓬勃生机,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书写更鲜活的“祁县答卷”。(完)--> 【编辑:刘阳禾】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地震局已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肃定西、兰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编辑:李润泽】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脊柱侧弯会导致孩子高低肩、圆肩、驼背,甚至影响呼吸。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脊柱侧弯?应从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层面入手。 学生要尽早养成好习惯 一是尽早养成读写和站立行走好习惯。读书学习时,应调整适宜的光照强度,保持合适距离;低头写字时,切记脖子(颈椎)不可歪斜,应头正、肩平、身直;遵守“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6-7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 不躺卧看书和观看使用电子产品,尽量不久坐,每坐1小时至少站立活动5分钟;课间休息或日常休息时做一些放松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动作,如课间“护脊操”等。--> 学生平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站立和行走姿势,挺胸收腹、双肩放松、均匀呼吸,让脊柱保持自然生理弯曲。 二是坚持日常运动不能少。增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身体运动(有氧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同时要定期进行脊柱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 以下几类运动有助于维护日常的脊柱健康,可改善由脊柱问题引起的颈肩痛和腰背痛。 拉伸类运动:主动式拉伸如颈部侧向拉伸、胸椎拉伸、跪姿背部拉伸和猫式拉伸等,被动式拉伸如身体放松吊单杠等; 跳跃类运动:如跳绳和健身操等; 两头起类运动:如陆地游泳、超人起飞和小燕飞等; 爬行类运动:如手膝爬行法(跪爬)和手足爬行法(猫爬运动、龟蛇爬运动、虎爬运动和匍匐爬行)等; 其他力量类运动:如头颈悬空于床沿外的仰卧抬头练习、抬头平板支撑、腹桥、居家弹力带划船和弹力带扩胸等。 提示要适度运动,注意安全不受伤。 不断营造护脊家庭氛围 一是科学选择书包。要根据身高选择合适书包尺寸(表1),身高144厘米以下的,可选择配有腰带和胸带的书包,分散重力,防止书包晃动过大造成脊柱伤害。 建议选择材料轻便耐用的双肩书包,如尼龙、涤纶等。书包自重控制在0.5千克-1.0千克,且背负的书包重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0%(如孩子的体重是40千克,书包总重应小于4千克),以免给肩膀和脊柱带来额外负担。 书包内部应有清晰分区和隔层设计,以便将书本、文具等物品分门别类固定,避免物品摇晃或偏重一侧;书包背面要有支撑功能(支撑物材料符合卫生要求),从而分散重量压力,确保长时间背负的舒适性。 二是注意提供充足营养素。影响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素包括钙、磷、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可参考表2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充足营养素。 三是定期调整家庭用课桌椅高度,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正确坐姿和站姿、读写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不躺卧看书和观看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健康用脊好习惯。 督促儿童青少年经常调整书包背负方式,避免长时间单侧背包导致脊柱受力不均。 父母以身作则,帮助儿童青少年规划和控制每天的视屏时间和学习时间,时常提醒孩子减少持续性久坐行为,并陪伴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要持续加强健康教育 一是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和座位位置。课桌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时间非常长的物品,它的尺寸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书桌长度不小于70厘米,宽度不小于45厘米。椅子宽度与孩子的臀部宽度相匹配,宽度不小于35厘米。同时,建议选择有椅背的椅子,椅背高度贴合孩子脊背,为孩子脊背提供支撑,从而帮助其保持正确坐姿。 根据儿童青少年身高相应调节书桌椅高度,以“孩子坐下,背部挺直、大腿与上半身相互垂直、大腿与小腿相互垂直、上臂自然下垂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为原则,选择适合的高度。 二是开展学生脊柱侧弯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和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相关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护脊意识。可开设针对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分享,减少其心理负担。 三是积极创造友好护脊环境。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教室安放电化教学设备时,注意设备的高度以避免学生被迫仰头、含腰,造成学生姿态不良。 学校宜为每位学生在教室内配置小型储物柜,避免书包挤占课桌椅空间进而影响学生坐姿,同时可以存放无需带回家的课本或其他物件,减轻书包重量。 学校可增设安全的有利于学生肩胛、手臂等关节、肌肉及韧带锻炼的运动器械等,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增加护脊运动或动作;日常锻炼中针对性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运动。同时推广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 【编辑:叶攀】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女性重点关注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男性35岁以后,每1至2年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50岁以上人群 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关于体检的误区 你“踩雷”了吗?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周一思:不对。不是说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说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比如说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所以说在体检过程当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行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闫涛:不行,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或者说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早发现,及时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是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是去体检而是去就医了。所以体检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维护的一个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对吗? 闫涛:不对,体检报告拿到手里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一,先要仔细阅读体检报告中对于诊断或者阳性结果的描述或者建议干预措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重大的异常结果,一定要及时地去专科医生那里寻求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意见。 【编辑:刘欢】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简称:华东医院)与香港城市大学25日在沪成立智慧医疗联合研究院,双方将整合两地医疗与高校资源,推动智慧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华东医院与香港城市大学25日携手成立智慧医疗联合研究院。(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智慧医疗联合研究院将聚焦智能手术机器人、重大疾病标准数据集构建、智慧医联体信息平台等领域,构建智能化、人文化的健康医疗生态系统。 双方将建立医院智慧门诊生态圈,通过数据支撑、AI赋能,在管理上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多维度精细化管理,在服务上优化全周期就医体验。 华东医院将作为牵头单位正式组建“智慧医学开源联合体”,该联合体将重点聚焦共病管理及功能下降干预两大核心领域,率先落地实施智慧医学的示范性解决方案。在中远期规划方面,该联合体将致力制定跨院区、跨学科的专项实施方案,建设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实验室。 据介绍,华东医院未来将适时发布《华东医院智慧医学研究优先级建议草案》,期望为智慧医学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权威性实践指导。 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指出,当前社会的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要紧紧依靠科技化和智慧化,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今天,华东医院和香港城市大学携手成立智慧医疗联合研究院,并实现专家入驻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双方的顶级智慧医学领域专家的合作、教职工的互访交流。 香港城市大学方面表示,这次和华东医院合作,希望能够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补,能够在科研合作,临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完)--> 【编辑:胡寒笑】